日處理2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常用水量有:5m3/d、10m3/d、15m3/d、20m3/d、25m3/d、30m3/d、35m3/d、40m3/d、
50m3/d、60m3/d、70m3/d、80m3/d、90m3/d、100m3/d、120m3/d、150m3/d、200m3/d、 250m3/d、300m3/d、400m3/d、500m3/d。貨到付款,價格便宜,質量有保障,請放心購買!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該設施包括有格柵沉砂池、厭氧池、人工濕地及氧化塘,格柵沉砂池、厭氧池、人工濕地和氧化塘采用地勢高度差依次分散分布設置,且其均設置在地下,并采用磚砌或混凝土結構,本實用新型利用厭氧池與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結構簡單,無動力損耗,維護管理方便,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能與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相適應,且通過在人工濕地的周邊設置生態(tài)排水溝,并通過其連接穩(wěn)定塘,能夠使?jié)M溢的污水通過生態(tài)排水溝和穩(wěn)定塘吸收氮磷,通過分解降低有機物含量,使人工濕地的周邊減少污染,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
日處理2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設計原則
1、根據進水水量、水質特點和出水排放標準的要求,采用國內外成熟、,高效、實用,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確保出水達到標準。
2、全面規(guī)劃,合理建設,zui大限度減少改建投資,更好地發(fā)揮投資效益。
3、針對所處理廢水的水質水量特點和處理要求,力求做到所選工藝為處理工藝、占地面積少,適用性強的目的,節(jié)省投資和降低運行管理費用。
4、根據技術成熟、經濟合理、操作運行方便、維修簡易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和單元構筑物設計,并充分注意節(jié)能,力求減少動力消耗,以節(jié)約能源,降低處理成本及運行費用。同時,工藝設計時充分考慮冬季低溫等不利因素下污水處理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要求。
膜組件
采用膜組件實現生物反應器的分離是廢水處理的新工藝,膜組件取代傳統(tǒng)工藝中的沉淀池,分離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固體微生物和大分子溶解性物質。根據膜組件的設置位置,膜生物反應器可分為外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和內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兩大類。
外置式膜生物反應器是把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分開設置。生物反應器中的混合液經循環(huán)泵增壓后輸送至膜組件的過濾端,在壓力作用下混合液中的液體透過膜,成為處理系統(tǒng)的產水;固形物、大分子物質等則被膜截留,隨濃縮液回流到生物反應器內。外置式膜生物反應器的特點是:更換及增設容易;膜通量較大。但在一般條件下,為減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積,延長膜的清洗周期,需要用循環(huán)泵提供較高的膜面錯流流速,致使水流循環(huán)量增大,動力費用增高,并且泵的高速旋轉產生的剪切力會使某些微生物菌體失活。在內置式膜生物反應器中,膜組件置于生物反應器內部。原水進入膜-生物反應器后,其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分解,再在抽吸泵或水頭差(提供很小的壓差)作用下由膜過濾出水。膜組件下設置的曝氣系統(tǒng)不僅給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提供了所必需的氧氣,而且氣泡的沖刷和在膜表面形成的循環(huán)流速對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積起到了積極的阻礙作用。由于這種形式的膜生物反應器更為緊湊,占地少,但是清洗時不方便,且由于通量較低,投資相對較高。
技術方案
厭氧區(qū)安裝有進水系統(tǒng)以及廢硅藻土投放系統(tǒng),用于引入污水和硅藻土填料,并使污水與硅藻土填料以適當比例相混合。厭氧區(qū)通過控制設施運行工況及水中溶解氧,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發(fā)生反硝化微生物反應,脫碳的同時,脫除總氮。所述厭氧區(qū)的設置為折流式,上下過水,采用多點進水及多點回流液進水,厭氧區(qū)上安裝污水進口,并通過硅藻土投加口連接廢硅藻土投放系統(tǒng)。
好氧區(qū)和兼氧區(qū)用于使污水和硅藻土填料與氧氣以適當比例混合并使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所述好氧區(qū)又稱升流區(qū),連接厭氧區(qū),使污水和硅藻土填料一同進入好氧區(qū),好氧區(qū)連接曝氣系統(tǒng)(3),所述曝氣系統(tǒng)通入空氣,空氣中氧溶入污水中,好氧區(qū)連接兼氧區(qū),兼氧區(qū)又稱降流區(qū),好氧區(qū)和兼氧區(qū)兩個區(qū)域的溶解氧含量不同,所述好氧區(qū)連接鼓風系統(tǒng)和水泵,通過水力設置及空氣動力,控制污水和填料在好氧區(qū)中升流,在兼氧區(qū)中降流,實現兩區(qū)的三維內循環(huán)。
沉淀區(qū)用于沉淀分離污泥和清水。沉淀區(qū)底部連接排泥系統(tǒng)(5),上部連接排水系(4)。進入沉淀區(qū)的混合物經過沉淀,其中的填料和填料上附著的大量微生物成為污泥由排泥系統(tǒng)(5)排出,處理達標后的清水則由排水系統(tǒng)(4) 向外排放。
特點
膜生物處理技術應用于廢水再生利用方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能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分離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一般不須經三級處理即可回用。
(2)可使生物處理單元內生物量維持在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同時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的縮短,生物反應器的占地面積相應減少。
(3)由于可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長速度緩慢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從而使系統(tǒng)中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
(4)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的停留時間變長,有利于它們的分解。
〔5〕膜處理技術與其它的過濾分離技術一樣,在長期的運轉過程中,膜作為一種過濾介質堵塞,膜的通過水量運轉時間而逐漸下降有效的反沖洗和化學清洗可減緩膜通量的下降,維持MBR系統(tǒng)的有效使用壽命。
(6)MBR技術應用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由于其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實現全自動運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