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huán)保在線 地方新聞】面臨土地資源的緊缺,垃圾處理無害資源減量化迫在眉睫,垃圾分類處理已無疑成為共識。政策助推作用下,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助推垃圾分類舉措快速發(fā)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2017全國垃圾分類進程如何。
破局“垃圾圍城”之困 全國垃圾分類政策密集落地
上世紀,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言:“繼農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計算機革命之后,影響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又一次浪潮,將是世紀之交時要出現(xiàn)的垃圾革命。”生產、消費、分解,這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循環(huán)。一個世界性難題隨之產生——“垃圾圍城”、“垃圾圍村”。
不管是從無害資源減量化、節(jié)約土地和資金的角度,還是從人民滿意的角度,垃圾分類處理已無疑成為共識。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便提倡垃圾分類,并在2000年開始試點推廣,但垃圾分類處理成效卻預期不足。
2016年6月15日,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聯(lián)合發(fā)文,明確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2017年3月18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轉發(fā)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規(guī)定2020年底前,在全國所有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在內的46座城市的城區(qū)范圍內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一舉措,將垃圾分類實施推向高潮,也為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戰(zhàn)略布局提供有力支撐。
政策助推作用下,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政策號召,出臺相關政策助推垃圾分類舉措快速發(fā)展。根據(jù)公開信息,本文粗略梳理了2017年全國各地的垃圾分類舉措,具體如下:
北京的垃圾分類工作自1996年來已經持續(xù)了20余年,此次發(fā)改委、住建部發(fā)文《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北京市下發(fā)《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將普遍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不斷擴大垃圾分類的覆蓋范圍。
北京市下發(fā)《北京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0年)》
10月30日,北京市政府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以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基本類別,通過黨政機關實施垃圾強制分類和各區(qū)創(chuàng)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qū),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xiàn)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yè)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全市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達到90%以上,進入垃圾焚燒和填埋處理設施的生活垃圾增速控制在4%左右;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市民基本養(yǎng)成垃圾分類習慣,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明顯提高。
在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46城中的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首當其沖,在垃圾分類舉措中也是走在前面,各自出臺相應政策助推垃圾分類發(fā)展。
廣東省廣州市下發(fā)《廣州市城鄉(xiāng)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guī)定(草案征求意見稿)》
4月12日,廣州市法制辦網站就《廣州市城鄉(xiāng)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guī)定(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針對目前社會普遍反映的垃圾處理費重復征收、無序征收等問題,《管理規(guī)定》明確了“多排放多付費、少排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和價格激勵機制,同時取消與生活垃圾處理相關的其他收費項目。此外,對于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和投放政策,《管理規(guī)定》中設定了單位、個人實施分類投放的義務以及相應的罰責,其中,個人不按規(guī)定隨意傾倒、拋撒、堆放或者混投生活垃圾的,高可處200元以下罰款。
廣東省深圳市下發(fā)《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
6月3日,《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正式發(fā)布。《指引》用圖例和簡潔的文字,對住宅區(qū)(城中村)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容器標準化配置、家庭生活垃圾的分類類別和投放方法、垃圾分類處理收運處理體系等,做了清晰說明與描述,一目了然,利于垃圾分類知識的傳播。
江蘇省南京市和蘇州市被確定為垃圾強制分類城市,政策號召和指引下,江蘇省緊跟政策步伐,發(fā)出強制生活垃圾分類信號,省級部門及各市分別下發(fā)垃圾分類意見和方案,也意味著江蘇省面對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的難題,邁出了攻堅的實質性步伐。
江蘇省發(fā)改委和住建廳下發(fā)《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
9月13日,江蘇省發(fā)改委和住建廳制定了《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提出,到2020年,江蘇各設區(qū)市城市建成區(qū)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70%以上。根據(jù)《辦法》,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廚廢棄物、園林綠化及農貿市場等有機易腐垃圾等四類,同時提出對有害垃圾強制分類。
江蘇省南京市下發(fā)《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年)》
11月14日,南京市政府轉發(fā)市城管局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年),方案提出,2017年,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區(qū)各開展一個完整街鎮(zhèn)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2018年,全面推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垃圾分類行政村達到50%;2019年,開展垃圾分類行政村達到100%。2020年,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江蘇省無錫市下發(fā)《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意見》
10月,江蘇省無錫市政府印發(fā)了《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以生活垃圾“三分類”為標準,在現(xiàn)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和強制推行“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推進“可回收物”的市場化收運處置,推動“有害垃圾”的分類收運處置模式。到2020年,我市市區(qū)范圍內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70%,生活垃圾基本實現(xiàn)全量焚燒。
江蘇省揚州市下發(fā)《揚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11月19日,揚州市城管局牽頭制定的《揚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計劃提出,要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在全社會營造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氛圍。實施垃圾分類試點示范區(qū)域的居民(村民)垃圾分類知曉率2018年要達80%以上,到2020年要達95%以上;實施垃圾分類試點示范區(qū)域的居民(村民)垃圾分類參與率2018年要達80%以上,到2020年要達85%以上。
福建省福州市和廈門市都是國務院發(fā)布的46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重點城市,對于垃圾分類,福建省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10年,福建福州就先后有40多個居民小區(qū)和30個機關單位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福建省各地出臺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和舉措,公布了垃圾分類工作從試點到全面展開的“路線圖”。
福建福州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300萬財政資金予以扶持
6月1日,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階段啟動,市、區(qū)兩級財政初期擬共同出資300萬元用于扶持首批試點。據(jù)悉,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期間,將在試點區(qū)域對垃圾分四類處理,即濕垃圾(餐廚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含綠化垃圾)。其中,餐廚垃圾是重點和難點,約占垃圾總量的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