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環(huán)保事業(yè)真可謂是脊梁挺起、大快人心。除了期待已久的新環(huán)保法正式執(zhí)行為環(huán)境法治提供重要法律支撐外,日前體育場上也上演了環(huán)保一幕——國足球迷賽場撿垃圾,贏得了全世界“點贊”,在世界舞臺上樹立起高素質(zhì)中國人的形象。
國足球迷賽場撿垃圾獲贊
1月14日夜,國足隊對戰(zhàn)烏茲別克斯坦隊。遠道而來的中國球迷們與當?shù)厝A人華僑匯成一股萬人的啦啦隊將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變?yōu)橹袊牭闹鲌?。在綠茵上國足隊以2:1逆轉(zhuǎn)烏茲別克斯坦隊提前出線交出了一張讓國人滿意的答卷之后,賽場外的中國球迷們也以另外一種方式得了滿分。看臺上,到場的一些中國球迷們自覺留下來打掃看臺,帶走所有的垃圾。
國足球迷賽場撿垃圾的消息很快在網(wǎng)絡上傳開后,獲得了一致的點贊,有網(wǎng)友稱:“在國外必須為國人長臉,偉大的祖國在進步”,也有微博高贊“他們,是偉大的國足第12人”;中國球迷也被亞洲足球聯(lián)合會評為佳球迷。
其實競技場上看客撿垃圾算不得什么可驕傲的事,垃圾本就由自己產(chǎn)生的,理所應當?shù)米约簩⑺鼛ё呋騺G進垃圾桶里。然而,近年來,放眼望去,足球場也好,電影院也罷,但凡一些重大活動散場后,被隨手丟棄的垃圾就仿佛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風景線”,雖然煞是刺眼,但能過足癮、飽眼福后仍記得彎腰撿起的人卻少之又少,甚至彎腰拾垃圾成了某種“符號”。
撿垃圾曾是“侮辱”符號?
說起撿垃圾,被人熟知的是世界杯賽場上的日本球迷。自98年法國世界杯起,日本隊連續(xù)參加了五屆世界杯,每屆世界杯上,都會出現(xiàn)賽后在看臺清理垃圾的日本球迷。同樣,韓國球迷在賽場上也做到了人走場凈,不留一物。然而,就是這樣的“大好事”竟也被部分人作為某種“侮辱性暗示”。在2014年世界杯上,由于兩支亞洲霸主級球隊在世界杯上始終缺乏突破性的成績,本國球迷吐了槽。“去世界杯就是為撿垃圾的吧”,在日本隊世界杯小組賽出局后,日本2CH論壇上的球迷吐槽說。
正因如此,日前中烏之戰(zhàn)國足球迷撿垃圾的舉動反而成為一面鏡子,既照到了部門球迷高素質(zhì)的形象,也照出了隨手亂丟垃圾或“以彎腰撿垃圾為恥”的群體,也難怪幾天來或捫心自問或交口稱贊者比比皆是。
平凡小事現(xiàn)大能量
14日中烏之戰(zhàn),賽里賽外獲贊。精神文明與物質(zhì)文明雙豐收,有擔當?shù)那騿T和有擔當?shù)那蛎?,這樣的比賽賞心悅目,讓人回味無窮。當然,也有部門人不以為然,認為大家都在扔垃圾,一兩個人撿是撿不過來的。
話雖如此,可如果往好的方向看,一個人撿垃圾,可能會感染另一個人跟著去撿。兩個人撿垃圾,可能會帶動更多人跟著去撿。撿垃圾的人多起來,垃圾才會早日無處遁形,“垃圾圍城”這個世界性難題才有望獲得破解。追本溯源,如果沒有那么多人扔垃圾,就根本不需要撿垃圾。所以,帶動更多人撿垃圾只是步,管住我們的雙手不再隨意扔垃圾,將環(huán)保理念滲透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將是破解“垃圾圍城”的重要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