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染料廢水用聚合氯化鋁的探討分析
閱讀:2720發(fā)布時間:2013-6-15
近年來,人們研究較多的是有機絮凝劑,尤其是人工合成的有*分子絮凝劑,它種類繁多,具有優(yōu)異的性能,但是因價格、一些合成體中殘留單體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在應用中受到制約,因此開發(fā)研制廉價、無毒、的新型有機絮凝劑,已成為絮凝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另外,在應用中可將有機絮凝劑與無機絮凝劑復配使用,充分發(fā)揮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吸附架橋性能和無機混凝劑的電性中和能力,從而保證復核混凝劑的性,使出水達到較好的效果。此外,單一的絮凝技術(shù)處理印染廢水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根據(jù)實際出水要求,還應注意采用適當?shù)念A處理和后處理手段,發(fā)揮絮凝工藝與其它工藝的協(xié)同工作的優(yōu)勢,以達到綜合治理的目的,這對于提高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降低處理成本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紡織印染行業(yè)排除的廢水色度一般都很高,一般水處理方面講究的是脫色效果,怎樣能夠起到脫色效果,使染料廢水能夠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以致不會污染環(huán)境,PAC聚合氯化鋁為您講解利用聚合氯化鋁對染料廢水的脫色效果。
所謂的工業(yè)廢水,通常指得就是在正常的工業(yè)生產(chǎn)制造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含有各種各樣廢棄物的污水,在環(huán)保觀念日漸增強的今天,工業(yè)廢水如何去治理也逐漸成為了更多人關(guān)注的焦點。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思想,廢水的處理就由制造出這些污物的企業(yè)來承擔。通常廢水經(jīng)過適當?shù)奶幚恚€可以重新進入生產(chǎn)中,而且處理過的污染物經(jīng)過妥善的處理,也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聚合氯化鋁(PAC)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無機絮凝劑,但其存在用量大,如果將聚丙烯酰胺與聚合氯化鋁協(xié)同作用,將大大降低PAC的投用量。且能夠達到處理效果好、成本低等特點。印染或染料廢水經(jīng)生化處理后色度往往難以達標,采用聚合氯化鋁進行深度脫色處理效果較好。印染廢水絮凝脫色機制就是以吸附架橋理論為基礎的,就無機絮凝劑而言,是鐵系、鋁系等絮凝劑發(fā)生水解和聚合反應,生成高價聚羥陽離子,與水中的膠體進行壓縮雙電層、電中和脫穩(wěn)、吸附架橋并輔以沉淀物網(wǎng)捕、卷掃作用,沉淀去除生成的粗大絮體(礬花),從而達到凈水脫色目的。對于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而言,除了電中和與架橋作用外,可能還存在類似化學反應成鍵的絮凝機制。
生物處理對印染廢水色度去除一般只有50%—60%;而物理化學方法中的混凝沉淀脫色可達50%—90%,一般對直接染料、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和膠體物質(zhì)均有較好的去除效果,色度去除率可達80%—90%,COD去除率可達50%—80%,但對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金屬絡合染料及陽離子燃料等,其脫色效果不佳,一般只有50%—60%。
目前一般用聚合氯化鋁(PAC)作混凝劑,聚合氯化鋁對染料廢水的脫色效果好,當其投加量為0.05%時,對5類染料的脫色效果好。聚合氯化鋁對廢水中呈懸浮狀態(tài)的染料、還原染料的脫色效果較好,對硫化染料、納夫妥染料次之,對水溶性活性染料脫色效果較差。另外增加聚合氯化鋁投加量,可以提高脫色效果。例如,對含硫化染料和納夫妥染料的印染廢水,當聚合氯化鋁投加量增加到0.08%與0.1%時,其脫色效率將相應提高到81%和90%,但處理費用也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