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溶氣氣浮機為
發(fā)制品加工廠廢水處理設備具體工藝說明
-
提供商
諸城市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87.8KB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shù)
69次
-
資料類型
JPG 圖片
-
瀏覽次數(shù)
616次
發(fā)制品加工的生產廢水如何處理,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發(fā)制品加工廠發(fā)制品的加工流程:
頭發(fā)進廠后部分進行裁斷,然后在梳齒狀的板上進行拉發(fā),起到梳理作用,然后用次氯酸鈉、硫酸和自來水按比例混合后對頭發(fā)進行泡酸(時長約5min)去鱗片處理,然后用混入食用堿的溫水(溫度約60℃)對處理好的人發(fā)進行中和(時長約20min),之后根據所需顏色對其進行漂白染色(熱水溫度約100℃),處理結束后對其進行清洗(水溫約30-50℃)護理,然后在電烘箱對其進行烘干處理(溫度70-80℃,時長約1小時)。然后再經拉發(fā)后,稱重分捆,然后用三聯(lián)機進行成簾處理,再用卷管對其進行作曲定型處理(定型柜溫度90℃,時長約50分鐘),之后將需要進行手鉤成發(fā)套的外協(xié)加工,后將加工好的發(fā)套進行清洗,自然晾干后,經人工梳理整型后,包裝即可。
泡酸去鱗片過程中,幾乎同時加入的硫酸與次氯酸鈉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次氯酸發(fā)揮去鱗片的作用。
從發(fā)制品的制作流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發(fā)制品加工廠生產廢水的主要來源,生產廢水主要是泡酸去鱗片、中和、氧化、漂染、水洗等工藝產生的廢水,其產生量占用量的90%。
發(fā)制品加工廠廢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
發(fā)制品加工廢水因含毛發(fā)、油脂等懸浮物和染色劑及多種助劑等難降解有機污染物,難以直接進行生化處理,必須經過預處理去除大部分懸浮物、部分有機污染物及色度,然后再經過生化處理去除氨氮、COD,廢水才能達標排放。因此,調節(jié)池、絮凝反應器作為預處理,去除大部分的有色染料、懸浮物、易于沉降的污染物;生物處理采用A/O工藝,去除COD、脫氮的同時降低廢水的色度,使出水水質達標排放。
廢水進入調節(jié)池后,先加入NaOH和DC491(脫色劑),進行中和和脫色,然后通過提升泵提升至絮凝反應器,加入PAC和PAM進行反應,降低水中有機物含量,絮凝反應器出水自流進入厭氧池,利用異養(yǎng)菌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進一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并通過好氧池的污水回流,實現(xiàn)脫氮除磷。厭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去除COD、染色劑和多種助劑等有機污染物,進一步降低廢水色度。好氧池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富磷污泥回流到厭氧池。 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剩余污泥儲存于污泥濃縮罐中,濃縮后經脫水機脫水,可委托外運處理。后進入精濾罐,通過沸石選擇性離子交換去除氨氮,使水質達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