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972發(fā)布時間:2009-12-18
新聞緣起
我國*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日前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投入運行。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按照標準建立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藏設施之一,有著超級“生物種質銀行”之稱。
資源庫將確保中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特別是*物種、極度瀕危物種、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物種安全性,而且可以使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快速、、持續(xù)開發(fā)利用真正成為可能。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李德銖的電腦里,至今仍能找到25年前拍攝的鐵竹照片。但這也是他對鐵竹僅存的影像回憶。
鐵竹是李德銖的研究生導師薛紀如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新屬,鐵竹屬,當導師將這一發(fā)現(xiàn)寫成論文發(fā)表時,在禾本科研究界引起轟動,因為鐵竹的果實是漿果,而不同于其他竹子的穎果。
“當時覺得很奇特。”李德銖回憶,1984年,尚在西南林學院攻讀研究生的他走了六七個小時山路,到云南紅河州金平縣——鐵竹的*分布點采集,并拍攝了一組鐵竹的照片。
2002年,李德銖的一項研究需要重新找樣品,他*時間想到了鐵竹的這個*分布點。但遺憾的是,別說在金平,即使附近三四個自然條件相近的地方,也找不到鐵竹的影子。
“我擔心再也找不到了。”李德銖介紹,金平的鐵竹節(jié)結非常長,材質非常硬,適合做弓箭。
讓他痛心的是,類似這樣的野生種質資源,人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究,就已經(jīng)消失。而依靠標本只能了解植物的基本信息,很難獲得深入信息如DNA和RNA。
我國每年約300多種生物趨于瀕危乃至消失
野生種質資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正是利用野生稻的雄性不育株,形成了三系配套而育出秈型雜交稻,大面積提高了水稻產(chǎn)量,為解決中國13億人的吃飯問題和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
“調查表明,野生稻分布集中的5個省區(qū),在云南的普通野生稻的分布點已由80年代初的26個點變成2個點,消失率高達92.3%。其他如疣粒野生稻,種群的消失率高達95%。”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湘云博士告訴記者,受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我國野生生物生境破壞、資源過度消耗,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威脅。
據(jù)科學家預測,我國的自然物種,即野生生物正在以每天一個種的速度走向瀕危甚至絕滅。我國每年都有300多種生物趨于瀕危乃至消失。
1999年,植物學家吳征鎰致信*總理,提到“十分有必要盡快建立云南野生種質資源庫, 對其中有近期開發(fā)價值的野生種質資源進行遺傳背景的分析研究, 提取DNA進行分類保存, 在此基礎上, 進行合理開發(fā)……這是中國生物技術產(chǎn)業(yè)競爭的戰(zhàn)略重點,是國家利益所在,這個重要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已收集保存野生生物種質資源8444種
“瀕危、*和有重要價值的物種是優(yōu)先收集保存對象。”李德銖介紹,種質資源庫項目于2005年3月開工建設,投資1.48億元, *物種、稀有瀕危物種、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物種,將在那得到長期有效保存,目前已收集保存野生生物種質資源8444種74641份(株)。
資源庫具有容納“海量”種子采集所需的空間、其冷庫具有零下20攝氏度的恒溫和充足的儲藏空間。同時建立了種質資源數(shù)據(jù)庫和信息共享管理系統(tǒng);建成了集功能基因檢測、克隆和驗證為一體的技術體系和科研平臺;建立了種質資源保藏中心、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心,組建了“植物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研究中心”。
“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的具體目標是,*個五年內達到6450種66500份(株),十五年內達到19000種190000份(株),其中包括重復保存的種類、復份、菌株和細胞株或細胞系。”李德銖表示。
打造瀕危物種的諾亞方舟
李德銖同時表示,建立野生種質資源庫不是靈丹妙藥,但能從某種程度上放緩野生種質資源消失的步伐。
“樣品量很少,所以不會從種質庫里將它拿出來直接利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長、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吉開將野生種質資源庫比喻為植物的“諾亞方舟”,用來
拯救瀕臨滅絕的植物。在電影《2012》中,“諾亞方舟”讓主人公得以逃避災難,獲得生存。
“萬一發(fā)現(xiàn)了有很好應用前景的種質資源,野外已找不到,只有‘諾亞方舟’里保留了這些種子,就可以讓它復活、繁育,繼而大規(guī)模栽培。如果真是那樣,所有工作投入都是值得的。”劉吉開表示。
在項目建設期間,全國13個自然保護區(qū)、58個單位共620余人參加了種質資源收集,構建了以種質資源庫為核心的收集、保護、共享及利用的協(xié)作網(wǎng)絡和科研平臺。
李德銖介紹,項目建設的總體科學目標是建成上有重要影響、亞洲*的野生生物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設施和科學體系,使我國的生物戰(zhàn)略資源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為我國生物技術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生命科學的研究*地提供所需的種質資源材料及相關信息和人才,促進我國生物技術產(chǎn)業(yè)和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我國切實地履行公約、實現(xiàn)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和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奠定物質基礎。
一個物種影響一個產(chǎn)業(yè)
人類所面臨的糧食問題、能源問題、疾病問題、貧困問題和環(huán)境問題,都與生物種質資源的利用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大豆感染了囊孢線蟲病,大豆生產(chǎn)瀕于毀滅,后從野生大豆種質資源中篩選出抗囊孢線蟲病的“北京小黑豆”,育成了高產(chǎn)抗病新品種,從而挽救了美國的大豆產(chǎn)業(yè),并使美國大豆產(chǎn)量躍居世界*位。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如科學家利用日本的農(nóng)林號小麥矮稈基因,育成了號稱小麥“奇跡”的墨西哥小麥;水稻研究所的科學家利用我國低腳烏尖水稻的矮稈基因,培育出了IR8及IR系列水稻品種,從而掀起了*的“綠色革命”。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種質資源zui豐富的國家之一,許多國家早已用正當或不正當?shù)氖侄螌ξ覈姆N質資源進行收集。僅就美國國家種質資源庫而言,截至1999年9月,他們已收集了我國約200個屬500余種共13836份的植物種質資源。如果我國沒有自己的種質資源庫,一旦有些物種在我國消失,將來我國不得不花費巨額資金向外國買回自己的資源。
目前我國已建立各類農(nóng)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庫20余座,但這些種子庫的規(guī)模都比較小,保存條件相對落后,不能長期有效地保存植物種子。
■ 相關新聞
在云南建造植物諾亞方舟“得天獨厚”
“英國的種質資源庫建設給我國提供了很好的樣板。”楊湘云說,云南是譽滿的“植物王國”、“動物王國”和“微生物王國”,僅高等植物就有15000多種,約占全國的50%,是我國生物多樣性zui豐富的地區(qū)。因此,在這里建立種質資源庫不僅獲取物種容易,而且對物種進行研究以及野外培養(yǎng)都很方便。
2004年3月9日,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國家*的批復,決定依托昆明植物所進行建設,云南大學和*昆明動物研究所也參加相關建設。并且,該項目還被列入了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設計劃。
楊湘云說:“種質資源庫的總體科學目標就是要建成上有重要影響、亞洲*的野生生物物種種質資源保護設施和科學體系。同時,國家*還分別批復了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的五年和十五年目標。”
經(jīng)過五年的努力,如今該種質資源庫的建設內容已全部完成,并與英國的千年種子庫一起成為世界上兩個按標準建立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藏設施。
此前的2007年12月,昆明植物研究所與世界混農(nóng)林業(yè)中心在昆明共同簽署了樹種種質資源的保護協(xié)議。該協(xié)議的簽署,標志著這個種質資源庫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除挪威諾亞方舟種子庫和英國*植物園邱園之外的第三個保存世界重要樹種種質資源的機構。
環(huán)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jīng)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chǎn)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