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粒dna的提取是DNA技術中的*實驗技能。質粒DNA上攜帶的基因信息可經(jīng)過基因表達實驗后表現(xiàn)出相應的性狀。質粒DNA的分離提取包括了培養(yǎng)細胞——收集——分離純化三大步驟。
質粒是細胞內的一種環(huán)狀的小分子DNA,是進行DNA重組的常用載體。作為一個具有自身復制起點的復制單位獨立于細胞的主染色體之外,質粒dna上攜帶了部分的基因信息,經(jīng)過基因表達后使其宿主細胞表現(xiàn)相應的性狀。在DNA重組中,質?;蚪?jīng)過改造后的質粒載體可通過連接外源基因構成重組體。
從宿主細胞中提取質粒DNA,是DNA重組技術中zui基礎的實驗技能。分離質粒DNA有三個步驟:
1、培養(yǎng)細菌使質粒擴增
2、收集和裂解細菌
3、分離和純化質粒DNA
堿裂解法是較常用的提取的方法。其優(yōu)點是得率高,適合于大多數(shù)的和菌株,所得產(chǎn)物經(jīng)純化后可滿足多數(shù)的DNA重組操作。此法采取酸堿度高達Ph12.6的堿溶液使DNA發(fā)生變性。由于質粒和主染色體的拓撲結構不同,變性時前者雖然兩條鏈分離,但仍然纏繞在一起不分開;而后者*變性分,甚至出現(xiàn)斷裂。因此,當加入中和液時,溶液Ph值恢復較低的近中性水平,此時, 質粒的兩條小分子單鏈可迅速復性,恢復雙鏈結構,但是主染色體DNA則無法復性。在離心時,大部分主染色體與細胞碎片,雜質等纏繞一起被沉淀,而可溶性的質粒DNA留在上清夜中。
在質粒提取過程中,由于機械力、酸堿度、試劑等的原因,可能使質粒DNA鏈發(fā)生斷裂。所以,多數(shù)質粒粗提取物中含有三種構型的質粒:
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cccDNA): 質粒的兩條鏈沒有斷裂;超螺旋
開環(huán)DNA(ocDNA): 質粒的一條鏈斷裂;松弛的環(huán)狀分子
線形DNA(lDNA): 質粒的兩條鏈均斷裂;線性分子
 質粒DNA的分子構型 |  質粒DNA瓊脂塘凝膠電泳模式圖 |
(a)松弛線性的DNA; (b)松弛開環(huán)的OC構型; (c)超螺旋的SC構型 | 由于瓊脂糖中加有嵌入型染料溴化乙錠,因此,在紫外線照射下DNA電泳帶成橘黃色。 (a)道中的SC DNA走在zui前沿,OC DNA則位于凝膠的zui后邊; (b)道中的L DNA 是經(jīng)核酸內切限制酶切割質粒之后產(chǎn)生的,它在凝膠中的位置介于OC DNA 和 SC DNA 之間 |
三、材料、試劑及器具
1、材料
E.coliDH 5α(pUC 19 vector)
2、試劑
1)LB培養(yǎng)基
2)TE緩沖液
3)裂解液: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
4)酚:氯仿:異戊醇(25:24:1)
5)無水乙醇
6)70%乙醇
7)氨芐50mg/mL
器具
離心機、離心管、吸嘴
四、操作步驟
以1%比例把E.coliDH5α(含PUC18)接種于含氨芐(Amp)100μg/ml)的LB培養(yǎng)基中37℃振搖過夜(12-18h)
↓
取1.5ml培養(yǎng)物置離心管中
↓
10000rpm,離心1min,或4000rpm,離心5-10min
↓
去上清,倒扣干凈吸收紙上吸干
↓
沉淀+100μL溶液Ⅰ
↓
加或不加入少量粉末;混勻,室溫放置10min
↓
+加200μL溶液Ⅱ(新鮮配置)
↓
溫和顛倒數(shù)次,混勻,冰上放置5min
↓
+150μl溶液Ⅲ→顛倒混勻,冰上放置15min
↓
離心12000rpm,15min
↓
上清液+等體積酚:氯仿:異戊醇振勻,12000rpm,離心5min
↓
小心轉移上層至一新的離心管棄下層有機相和中層蛋白質
↓
上清液+2倍體積無水乙醇混勻,室溫5min-10min
↓
12000rpm,5min-15min
↓棄上清
沉淀+1mL70%乙醇
↓
12000rpm離心5min-15min
↓
棄上清;并倒扣離心管使液體流干
↓+
自然干燥或真空抽干(看不到液滴為宜)
↓
加50μlTE緩沖液(20μg/mlRNaseA)溶解質粒粗取物
↓
-20℃保存
六、實驗報告
檢查、保存提取的質粒,要求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說明原因。
七、思考題
分析以下試劑的作用原理:
溶液Ⅰ:50mmol/L葡萄糖
5mmol/Ltris HCL (Ph 8.0)
10mmol/L EDTA(PH8.0)
溶液Ⅱ:0.4mol/L NaOH
2% SDS
使用前新鮮配制
溶液Ⅲ:5mol/L Kac 60 mL
冰醋酸11.5 mL
水28.5 mL
RNase A酶:將粉末溶于10mmol/L tris HCL (Ph7.5)、15mmol/L NACL中,配成10 mg/mL
濃度的酶液,于100℃水浴加熱15 min,緩慢冷卻至室溫,-20℃保存
氯仿
無水乙醇
附注:
1.溶液Ⅰ---溶菌液
:它是糖苷水解酶,能水解菌體細胞壁的主要化學成分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鍵,因而具有溶菌的作用。當溶液中PH小于8時,作用受到抑制。
葡萄糖:增加溶液的粘度,維持滲透壓,防止DNA受機械切力作用降解。
EDTA的作用:
(1)螯合Mg2+ 、Ca2+ 等金屬離子,抑制脫氧核酸酶對DNA的降解作用(DNase作用時一定的金屬離子作輔基)。
(2)EDTA的存在,有利于的作用,因為的反應要求有較低的離子強度的環(huán)境。
2.溶液Ⅱ--NaOH-SDS液:
NaOH:核酸在pH大于5,小于9的溶液中,是穩(wěn)定的。但當pH>12或pH<3時,就會引起雙鏈之間氫鍵的解離而變性。在溶液Ⅱ中的NaOH濃度為0.2mol/L,加抽提液時,該系統(tǒng)的PH就高達12.6,因而促使染色體DNA與質粒DNA的變性。
SDS:SDS是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它主要功能有:(1)溶解細胞膜上的脂質與蛋白,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壞細胞膜。(2)解聚細胞中的核蛋白。(3)SDS能與蛋白質結合成為R-O-SO3…R┿-蛋白質的復合物,使蛋白質變性而沉淀下來。但是SDS能抑制核糖核酸酶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提取過程中,必須把它去除干凈,防止在下一步操作中(用RNase去除RNA時)受到干擾。
3.溶液Ⅲ--3MOL/L NaAc(pH4.8)溶液
NaAc的水溶液呈堿性,為了調節(jié)pH至4.8,必須加入大量的冰醋酸。所以該溶液實際上是NaAc-Hac的緩沖液。用PH4.8的NaAc溶液是為了反pH12.6的抽提液,調回PH至中性,使變性的質粒DNA能夠復性,并能穩(wěn)定存在。而高鹽的3MOL/L NaAc有利于變性的大分子染色體DNA,RNA,以及SDS-蛋白復合物凝聚而沉淀之。前者是因為中和核酸上的電荷,減少相斥力而互相聚合,后者是因為鈉鹽與SDS-蛋白復合物作用后,能形成較小的鈉鹽形式復合物,使沉淀更*。
4.為什么用無水乙醇沉淀DNA?
用無水乙醇沉淀DNA,這是實驗中zui常用的沉淀DNA的方法。乙醇的優(yōu)點是可以任意比和水相混溶,乙醇與核酸不會起任何化學反應,對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劑。
DNA溶液是DNA以水合狀態(tài)穩(wěn)定存在,當加入乙醇時,乙醇會奪DNA周圍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一般實驗中,是加2倍體積的無水乙醇與DNA相混合,其乙醇的zui終含量占67%左右。因而也可改用95%乙醇來替代懈水乙醇(因為無水乙醇的價格遠遠比95%乙醇昂貴)。但是加95%的乙醇使總體積增大,而DNA在溶液中有一定程度的溶解,因而DNA損失也增大,尤其用多次乙醇沉淀時,就會影響收得率。折中的做法初次沉淀DNA時可用95%乙醇代替無水乙醇,zui后的沉淀步驟要使用無水乙醇。也可以用0.6倍體積的異丙醇選擇性沉淀DNA。一般在室溫下放置15-30分鐘即可。
5.在用無水乙醇沉淀DNA時,為什么一定要加NaAC或NaCL至zui終濃度達0.1-0.25MOL/L?
在Ph為8左右的DNA溶液中,DNA分子是帶負電荷的,加一定濃度的NaAC或NaCL,使Na+中和DNA分子上的負電荷,減少DNA分子之間的同性電荷相斥力,易于互相聚合而形成DNA鈉鹽沉淀,當加入的鹽溶液濃度太低時,只有部分DNA形成DNA鈉鹽而聚合,這樣就造成DNA沉淀不*,當加入的鹽溶液濃度太高時,其效果也不好。在沉淀的DNA中,由于過多的鹽雜質存在,影響DNA的酶切等反應,必須要進行洗滌或重沉淀。
6.加核糖核酸酶降解核糖核酸后,為什么再要用SDS與Kac來處理?
加進去的Rnaese本身是一種蛋白質,為了純化DNA,又必須去除之,加SDS可使它們成為SDS-蛋白復合物沉淀,再加Kac使這些復合物轉變?yōu)槿芙舛雀〉拟淃}形式的SDS-蛋白質復合物,使沉淀更加*。也可用飽和酚,氯仿抽提再沉淀,去除Rnese。在溶液中,有人以Kac代替NaAc,也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7.為什么在保存或抽提DNA過程中,一般采用TE緩沖液?
在基因操作實驗中,選擇緩沖液的主要原則是考慮DNA的穩(wěn)定性及緩沖液成分不產(chǎn)生干擾作用。磷酸鹽緩沖系統(tǒng)(pKa=7.2)和硼酸系統(tǒng)(pKa=9.24)等雖然也都符合細胞內環(huán)境的生理范圍,可作DNA的保存液,但在轉化實驗時,磷酸根離子的種類及數(shù)量將與Ca2 產(chǎn)生Ca3(PO4)2沉淀;在DNA反應時,不同的酶對輔助因子的種類及數(shù)量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高離子濃度,有的則要求低鹽濃度,采用Tris-HCL(pKa=8.0)的緩沖系統(tǒng),由于緩沖液是TrisH /Tris,不存在金屬離子的干擾作用,故在提取或保存DNA時,大都采用Tris-HCL系統(tǒng),而TE緩沖液中的EDTA更能穩(wěn)定DNA的活性。
8.如何選擇聚乙二醇(6000)的濃度來沉淀DNA?
采用PEG(6000)沉淀DNA,大小不同的DNA分子所用的PEG的濃度也不同,PEG的濃度低,選擇性沉淀DNA分子量大,大分子所需PEG的濃度只需1%左右,小分子所需PEG濃度高達20%。本實驗選擇性沉淀4.3Kb的pBR322質粒DNA,每毫升加入0.4毫升的30%PEG,其zui終PEG濃度為12%。PEG選擇性沉淀DNA的分辯率大約100bp。
9.抽提DNA去除蛋白質時,怎樣使用酚與氯仿較好?
酚與氯仿是非極性分子,水是極性分子,當?shù)鞍姿芤号c酚或氯仿混合時,蛋白質分子之間的水分子就被酚或氯仿擠去使蛋白失去水合狀態(tài)而變性。經(jīng)過離心,變性蛋白質的密度比水的密度為大,因而與水相分離,沉淀在水相下面,從而與溶解在水相中的DNA分開。而酚與氯仿有機溶劑比重更大,保留在zui下層。
作為表面變性的酚與氯仿,在去除蛋白質的作用中,各有利弊,酚的變性作用大,但酚與水想有一定程度的互溶,大約10%~15%的水溶解在酚相中,因而損失了這部分水相中的DNA,而氯仿的變性作用不如酚效果好,但氯仿與水不相混溶,不會帶走DNA。所以在抽提過程中,混合使用酚與氯仿效果。經(jīng)酚*次抽提后的水相中有殘留的酚,由于酚與氯仿是互溶的,可用氯仿第二次變性蛋白質,此時一起將酚帶走。也可以在第二次抽提時,將酚與氯仿混合(1:1)使用。
10.為什么用酚與氯仿抽提DNA時,還要加少量的異戌醇?
在抽提DNA時,為了混合均勻,必須劇烈振蕩容光煥發(fā)器數(shù)次,這時在混合液內易產(chǎn)生氣泡,氣泡會阻止相互間的充分作用。加入異戌醇能降低分子表面張力,所以能減少抽提過程中的泡沫產(chǎn)生。一般采用氯仿與異戌醇為24:1之比。也可以采用酚,氯仿與異戌醇之比為25:24:1(不必先配制,可在臨用前把一份酚加入一份24:1的氯仿互異戌醇即成,)節(jié)同時異戌醇有助于分相,使離必后的上層水相,中層變性蛋白相以及下層有機溶劑相維持穩(wěn)定。
11.為什么要用pH8的Tris水溶液飽和酚?呈粉紅色的酚可否使用?如何保存酚不被空氣氧化?
因為酚與水有一定的互溶。用水飽和的目的是使其抽提DNA過程中,不致吸收樣品中含有DNA的水分,減少DNA的損失。用Tris調節(jié)至PH為8是因為DNA在此條件下比較穩(wěn)定。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PH5~7),RNA比DNA更容易游離到水相,所以可獲得RNA含量較少的DNA樣品。
保存在冰箱中的酚,容易被空氣氧公而變成粉紅色的,這樣的酚容易降解DNA,一般不可以使用。為了防止酚的氧化,可加入巰基乙醇和8-羥基喹啉至終濃度為0.1%。8-羥基喹啉是帶有淡黃色的固體粉末,不僅能抗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Dnase的活性,它是金屬離子的弱螯合劑。用Tris PH8.0水溶液飽和后的酚,分裝在棕色小試劑瓶里,上面蓋一層Tris水溶液或TE緩沖液,隔絕空氣,以裝滿蓋緊蓋子這宜,如有可能,可充氮氣,防止與空氣接觸而被氧化。平時保存在4℃或-20℃冰箱中,使用時,打開蓋子吸取后迅速加蓋,這樣可使酚不變質,可用數(shù)月。
堿裂解法是zui常用的質粒DNA提取方法。此實驗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試劑都大有學問:例如TE緩沖液有利質粒DNA性狀穩(wěn)定,無水乙醇不與核酸發(fā)生反應,是保存DNA*試劑等等。想了解更多請看上面的11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