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腦外傷患者更有可能被診斷為癡呆癥,即使在30年后。這是研究了近半個世紀的數(shù)據后得出的結論。
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TBI)是世界范圍內導致死亡和殘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年輕人中。此外,TBI也與老年癡呆癥的風險有關。
雖然,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TBI)以來一直被認為與癡呆癥有關,但對這種的研究很少。TBI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癡呆的風險會不會有所增加呢?不同類型的TBI是否有著相似的結論呢?以及這是否也會受到家族的影響呢?
近期發(fā)表在《PLOS Medicine》雜志上的研究中,2005年12月研究人員研究了50歲以上瑞典人的數(shù)據集——總共約330萬人。他們從1964年到2012年的國家數(shù)據庫中對癡呆癥和TBI的診斷數(shù)據進行了檢查。
結果表明,在TBI后的*年,患癡呆癥的風險增加了4 - 6倍??偟膩碚f,15年的風險增加了80%。30年后,仍然有25%的風險增加。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并不能確定TBI會導致癡呆,但它確實加強了兩者之間的。
這項研究有三個部分。
首先,科學家們觀察了在這一時期被診斷為TBI的人——大約16.5萬人——那些沒有TBI的人做為對照。在15年的平均隨訪期間,有6.3%的TBI患者被診斷為癡呆,而沒有TBI的人群中這一比例為3.6%。
接下來,他們沒有觀察TBI患者是否患有癡呆癥,相反,他們對136,233名患有癡呆癥的人群與沒有被診斷出患有癡呆癥的人群進行了對比。
zui后,他們觀察了大約46,970對兄弟姐妹被診斷為癡呆的情況,他們其中一個有腦損傷,另一個沒有。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男性和女性的風險是相似的,意料之中的是,嚴重的腦損傷或多處損傷與癡呆癥的發(fā)展有更密切的。在腦外傷后,癡呆的診斷風險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但在創(chuàng)傷后30年仍然是明顯。對于更嚴重的TBI和多個TBI復合的情況中,這種關聯(lián)性更強,并且在對家族因素進行調整后,它仍然存在。
這項研究有幾點需要注意。
很可能在某些情況下,癡呆癥的發(fā)作會導致這些類型的事故。此外,那些腦部受傷的人之后可能會受到親屬更密切的監(jiān)控,這可能會增加被診斷為癡呆癥的幾率。癡呆癥是很常見的——大多數(shù)人在足夠衰老后就會患上癡呆癥——這可能會扭曲數(shù)據。盡管如此,這項研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了大量的數(shù)據。腦損傷與多年后的癡呆癥有著千絲萬縷的,這也是使得我們密切關注腦損傷的另一個原因。
運動是為了健康,對于年輕人來說,需要避免一些運動中的腦損傷,才能有更高品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