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驗原理
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碳鏈上有不飽和鍵,可以吸收鹵素(Cl2,Br2或I2),不飽和鍵數(shù)目越多,吸收的鹵素也越多。每100克脂肪,在一定條件下所吸收的碘的克數(shù),稱為該脂肪的碘值。碘值愈高,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愈高。因此對于一個油脂產(chǎn)品,其碘值是處在一定范圍內的。油脂工業(yè)中生產(chǎn)的油酸是橡膠合成工業(yè)的原料,是醫(yī)藥上治療高血壓藥物的重要原材料,它們都是不飽和脂肪酸;而另一類產(chǎn)品如硬脂酸是飽和脂肪酸。如果產(chǎn)品中摻有一些其它脂肪酸雜質,其碘值會發(fā)生改變,因此碘值可被用來表示產(chǎn)品的純度,同時推算出油、脂的定量組成。在生產(chǎn)中常需測定碘值,如判斷產(chǎn)品分離去雜(指不飽和脂肪酸雜質)的程度等。
本實驗用滴定過量的與反應放出的碘,以求出與脂肪加成的碘量。
IBr+KI → KBr+I2
I2+2Na2S2O3 → 2NaI+Na2S4O6
樣品zui適量、碘值和作用時間具有一定的關系,參考表3-2和表3-3。
表3—2 樣品的zui適量和碘值的關系
三、儀器和試劑
儀器
碘值滴定瓶(250~300mL)、或用具塞錐形瓶代替、量筒(10,50mL)、樣品管(直徑約0.5cm,長2.5cm)、
滴定管(50mL)、分析天平或扭力天平。
試劑
1. 漢諾斯(Hanus)溶液:取12.2g碘,放入1500mL錐形瓶內,徐徐加入1000mL冰醋酸(99.5%),邊加邊搖,同時略加溫熱,使碘溶解。冷卻后,加溴約3毫升。
注意:所用冰醋酸不應含有還原物質。取2毫升冰醋酸,加少許重鉻酸鉀及硫酸。若呈綠色,則證明有還原物質存在。
2. 0.05mol/L標準溶液:將結晶50g,放在經(jīng)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中(無CO2存在)。添加硼砂7.6g或氫氧化鈉1.6g。(溶液在pH9~10zui穩(wěn)定)。稀釋到2000mL后,用標準0.02mol/L溶液按下法標定:
準確地量取0.02mol/L溶液20mL、10%溶液10mL和0.5mol/L硫酸20mL,混合均勻。以1%淀粉溶液作指示劑,用溶液進行標定。按下列反應式計算溶液濃度后,用水稀釋至01mol/L。
碘值的測定
3. 純
4. 1%淀粉溶液(溶于飽和氯化鈉溶液中)
5. 10%溶液
6. 花生油或豬油
四、操作步驟
用玻璃小管(約0.5厘米×2.5厘米)準確稱量0.3~0.4克花生油(或者約0.1克,約0.5克豬油)2份。將樣品和小管一起放入兩個干燥的碘值測定瓶內①,切勿使油粘在瓶頸或壁上。各加10毫升,輕輕搖動,使油全部溶解。用滴定管仔細地向每個碘值測定瓶內準確加入漢諾斯(Hanus)溶液25毫升,勿使溶液接觸瓶頸。塞好玻璃塞,在玻璃塞與瓶口之間加數(shù)滴10%溶液封閉縫隙,以防止碘升華溢出造成測定誤差。然后,在20一30℃暗處放置30分鐘。根據(jù)經(jīng)驗,測定碘值在110以下的油脂時放置30分鐘,碘值高于此值則需放置1小時;放置溫度應保持20℃以上,若溫度過低,放置時間應增至2小時。放置期間應不時搖動。鹵素的加成反應是可逆反應,只有在鹵素過量時,該反應才能進行*。所以油吸收的碘量不應超過漢諾斯(Hanus)溶液所含碘量的一半。若瓶內混合液的顏色很淺,表示油用量過多,應再稱取較少量的油,重做。
放置30min后,立刻小心打開玻璃塞,使塞旁溶液流入瓶內,切勿丟失。用新配制的10%10mL和蒸餾水50mL把玻璃塞上和瓶頸上的液體沖入瓶內,混勻。用0.05mol/L溶液迅速滴定至瓶內溶液呈淺黃色。加入1%淀粉約1mL,繼續(xù)滴定。將近終點時,用力振蕩,使碘由全部進入水溶液內。再滴至藍色消失為止,即達到滴定終點。用力振蕩是滴定成敗的關鍵之一,否則容易滴過頭或不足。如果振蕩不夠,層呈現(xiàn)紫色或紅色,此時需繼續(xù)用力振蕩使碘全部進入水層。
滴定完畢放置一些時間后,滴定液應返回藍色,否則就表示滴定過量(為什么?)。另作兩份空白對照,除不加油樣品外,其余操作同上。滴定后,將廢液倒入廢液瓶,以便收回。
注意:實驗中使用的儀器,包括碘值測定瓶、量筒、滴定管和稱樣品用的玻璃小管,都必須是潔凈、干燥的。
五、計算
碘值表示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數(shù),因此樣品的碘值計算如下:
碘值的測定
A—滴定空白用去的溶液平均毫升數(shù);
B—為滴定樣品用去的溶液平均毫升數(shù);
C—為樣品重量;
T—與1毫升0.05mol/L溶液相當?shù)牡獾目藬?shù)。
碘值的測定
測定脂肪酸和其他脂類物質的碘值時,操作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