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泛柯實業(yè)有限公司作者
科研試劑吳茱萸說明書
資料類型 | doc文件 | 資料大小 | 80896 |
下載次數(shù) | 117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上海泛柯實業(yè)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吳茱萸功效,吳茱萸作用,吳茱萸用法 |
- 【資料簡介】
應用鑒別
1、吳茱萸與干姜,均有溫中散寒功效,治療寒郁中焦,脘腹冷痛等證,二藥常相須為用。然干姜尚能溫上焦,溫肺經(jīng)化飲止咳;吳茱萸還能溫下焦,溫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腎陽以治寒瀉,溫營血以治經(jīng)閉。
2、吳茱萸、黃連、生姜,三藥均有止嘔作用,然而吳茱萸溫肝而治肝寒犯胃之嘔苦,生姜能溫中而治胃寒上逆之嘔水。
3、與小茴香鑒別:吳茱萸與小茴香二者皆味辛性溫熱,均能溫中、散寒止痛,同可用治胃寒脘腹疼痛,寒滯肝脈、寒疝腹痛,以及經(jīng)寒痛經(jīng)等癥。
鑒別要點
吳茱萸辛散苦降,性熱燥烈,有小毒,善于疏肝下氣,善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之巔頂頭痛、嘔吐涎沫,胃寒嘔吐,肝火犯胃、脅痛吞酸等癥。同時,吳茱萸又能燥濕,助陽止瀉,又可用治寒濕腳氣腫痛,或上沖入腹;脾腎陽虛,五更泄瀉等癥。
小茴香則長于理氣和胃,中焦虛寒氣滯,脘腹脹痛、食少嘔吐者小茴香多用。
含量測定
照液相色譜法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乙腈-水-四氫呋喃-乙酸(51:48:1:0.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5nm。理論板數(shù)按吳茱萸胺峰計算應不低于7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吳茱萸胺、吳茱萸次堿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13g,精密稱定,加入甲醇80ml,加熱回流5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回收甲醇至適量,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吳茱萸胺(C19H17N3O)和吳茱萸次堿(C18H13N3O)的總量不得少于0.20%。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冷、干燥。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和腐殖質壤土栽培為宜;低洼積水地不宜栽培。
關于吳茱萸的其他信息可以下載資料查看。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環(huán)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huán)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huán)保在線,http://www.niunang.cn。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wǎng)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