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145細胞培養(yǎng)和維持有關資料綜述
一、 細胞及培養(yǎng)
1、Marc145細胞
上皮樣細胞,來源于猴腎細胞,從母細胞(MA 104細胞)克隆而得到,可連續(xù)培養(yǎng)。
2、生長培養(yǎng)基
DMEM(高糖型,含4500mg/L D-葡萄糖、L-,和110mg/L丙酮酸鈉,不含)+5-10%新生牛血清+ 1%雙抗(和)的培養(yǎng)液。
3、凍存液
生長培養(yǎng)基+10% DMSO
4、細胞健康生長的幾項注意事項
(1)細胞沒有支原體等外源因子的感染。
(2)培養(yǎng)液的pH值可在7.0-7.3,以7.2為佳。
(3)一般按1:3傳代,細胞接種密度為1-1.5×105cells/ml,48hr后長成單層。
(4)培養(yǎng)基和血清的質(zhì)量可靠、穩(wěn)定;建議采用特級小牛血清。
(5)細胞及時傳代,不可以在老化后傳代,一般在剛長成細胞單層時進行傳代、擴增。
(6)細胞傳代時消化液用0.25%+0.03%EDTA,消化過程應盡量縮短在1~2分鐘內(nèi)完成。
二、 病毒感染、維持和收獲
轉瓶中細胞長成單層后,棄瓶內(nèi)細胞生長液,接種PRRS病毒。37℃吸附1hr,加入維持液,置37℃恒溫室轉瓶機上旋轉培養(yǎng)3-5天。
維持液:DMEM+4~5%新生牛血清。
pH應為7.4~7.8;后期維持pH會慢慢降下來。
細胞病變時間出現(xiàn)在接毒后48小時,72~96小時細胞病變達80%左右,當細胞出現(xiàn)80%以上病變(CPE)時,即可開始收毒;反復傳過幾代后病變時間可縮短。
第3、4天注意觀察,細胞病變(CPE)達到80%時收獲病毒,-20℃凍融3次,混勻病毒懸液,96孔板測定TCID50。
收液時需要將含毒細胞反復凍融2~3次以破碎細胞,將病毒釋放到培養(yǎng)液中。
三、 細胞病變(CPE)
細胞在接種病毒后,24-48hr開始出現(xiàn)病變,72-96hr約達到80%病變。病變現(xiàn)象:細胞空泡化、圓縮、先灶狀脫落,再大片脫落,zui后整個細胞裂解、破碎。圖1是指PRRSV感染后,出現(xiàn)細胞病變的Marc 145細胞。
四、 PRRS病毒在細胞中增殖規(guī)律( Virology Journal, 2006, 3: 90)
PRRS病毒感染Marc 145細胞過程可大致分為兩個感染階段,*階段:病毒感染細胞后的20-22hr左右,僅部分細胞被隨機感染,而且Marc 145細胞對PRRS病毒的低感染性(low permissiveness)與MOI量無關,因為MOI劑量比常規(guī)量提高100倍,感染22hr后,仍僅5.5%的細胞呈PRRSV陽性(PRRSV-positive)。第二階段:感染后的2-3天(也稱為病毒的對數(shù)感染期),病毒感染蔓延是通過相鄰細胞和細胞之間的接觸感染,細胞對自由病毒不敏感(Cells is nonpermissive to free Virus),并出現(xiàn)了感染細胞群。 感染過程如圖5所示。
對我們的一點啟示:可以采用適當?shù)土康腗OI進行病毒感染,比如0.05virus/cell;同時,大部分細胞在維持期的*天尚需繼續(xù)生長,而且病毒在2-4天才是感染、增殖的高峰,較長的病毒維持期均需要供給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資,可以相信:維持液的營養(yǎng)成分對病毒增殖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